芥末堆芥末堆

独家专访:改善师生在线教育效果的5点建议

作者:汤纺杰 付卫东 发布时间:

独家专访:改善师生在线教育效果的5点建议

作者:汤纺杰 付卫东 发布时间:

摘要:疫情期间在线学习课程存在严重不均衡的现象,生物、地理、历史和信息技术等课程开设低于30%,信息技术课程还不足20%。

图虫创意-918366941127508001.jpg

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一读EDU(ID:yidu_edu),作者:付卫东,汤纺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大规模的在线教学,保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然而在线教学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教育智库从不同维度、不同领域开展了相关的应急研究。

在基础教育领域,就有华中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在3月中旬和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组建课题组,就在线教育的话题调查形成的三份研究报告。

其中,基于全国3110个教育行政机构、7111位中小学教师以及62446位中小学生家长的在线问卷调查的数据,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继新和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付卫东在《中国青年报》上联合发表《疫情下的中小学在线教育大数据画像》。

为更为深入地了解我国在线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究信息时代的教育治理之道,以及教育智库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工作重点,《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电子刊编辑部日前专访了其中一名作者——付卫东老师。

01、新冠疫情背景下,在线教育的3大机遇和8大挑战

  • 《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

疫情期间,各地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国家号召,教师在线教学、学生在线学习。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开展了一次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实验,在线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方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请您从教育研究的角度分析一下,在线教育面临的机遇有哪些,面临的挑战在哪里?

  • 付卫东:

从2020年2月10日开始,约90万中小学生通过空中课堂的直播进行了在线学习,全国范围内约有1.8亿中小学生参与了在线学习。

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意味着我国可能正经历一个全球最大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一个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和培训工程,一次全球最大化信息化教学社会试验和一次开放资源活动,对运行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式改革具有革命性意义。

在线教育面临的机遇有:

一是在线教育蓬勃发展。

据艾媒未来教育产业研究中心预测,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增至4538亿元,用户规模将增至3.09亿人。

中国教育市场规模日趋增大,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传统教育。

二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在线教育更加重视。

在线教育临危受命,担负起疫情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2020年2月,教育部密集发布文件推进高校在线教学和管理、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工作、中小学“停课不停学”、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等工作。

在线教育相关文件的发布,为顺利推进在线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为规范开展在线教育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是在线教育的移动化是大势所趋。

随着移动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上网速度越来越快,各互联网企业不断培育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娱乐、消费、社交和阅读等习惯,在线教学的移动化成为必然。

疫情期间,智能手机终端成为在线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主要工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今后移动化在线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挑战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 一是在线教育对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要求高,但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之间“苦乐不均”;

  • 二是虽然有海量的课程资源和五花八门的平台,但学校和教师处于“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

  • 三是在线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 四是居家在线学习要求家校步调一致,但家校合作显然“各吹各调”;

  • 五是家长学生个性化和优质化在线教育需求强烈,但学校在线教育资源供给却“众口难调”;

  • 六是农村在线教育迅猛发展,但网络和设备奇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七是在线教育日新月异,但不同阶层子女家庭网络环境和信息化设备“冰火两重天”;

  • 八是校外在线培训“野蛮生长”,但相关部门监管却“鞭长莫及”。 

屏幕快照 2020-08-14 下午12.14.28.png

3月10日,刘进才的母亲李玉连(右)在一旁观看孩子上网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从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为中小学生进行网络授课。初一学生刘进才家住准格尔旗龙口镇红树梁村,这里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地带,沟壑纵横,手机信号十分微弱。“前阵子上网课,孩子只能爬到山顶上找手机信号,很不方便。”刘进才的母亲李玉连说。当地政府积极组织人员进行网络盲点排查,与通信运营商合作,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搭建4G信号接收器,保障山区学生“停课不停学”。3月5日,在当地移动公司的帮助下,刘进才家中通了网络。如今,在暖和的窑洞里,刘进才支起一张小桌子,用连着无线网络的手机上网课。新华社记者 刘磊/摄

02、改善师生在线教育效果的5点建议

  • 《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

这一次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验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包括您在《疫情下的中小学在线教育大数据画像》研究中发现的师生互动不足、在线学习课程不平衡、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此外,根据您们的调查结果,“教师直播课程占比不到三成”。那么,教师直播课的不足是否是师生互动不足的原因之一?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

  • 付卫东: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疫情期间教师直播课程占比不大,这的确是师生互动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而师生互动是教学行为重新整合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此,特建议,对教师定期进行在线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在线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能力;及时发布在线学习任务和安排,以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安排;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在线学习中提问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深层次思维活动;在线教学时及时解决学生在平台操作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在线学习互动中的障碍;将在线学习互动参与度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之一,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在线学习互动的积极性。

  • 《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

在线学习内容方面,语数外占绝对优势,心理和体育占比超50%,存在学习课程不平衡的现象。那么,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弥补在线学习课程之间的不均衡现象?如有必要,又应如何弥补?

  • 付卫东:

根据我们对全国在线教育的调查,疫情期间在线课程科目的开展,主要学科:语文、数学、外语,占绝对优势,总占比均高达90%以上。其他课程,美术和音乐,均占比40%以上。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过程中,达一半以上,仅次于语数外,可见“战疫”背景下的在线学习,各校对于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

但是,疫情期间在线学习课程存在严重不均衡的现象,生物、地理、历史和信息技术等课程开设低于30%,信息技术课程还不足20%。

在线课程作为在线教育的基本存在形式,有着传统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线课程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有重大意义,对推动教育信息化,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线课程同传统课程一样,同样具有平衡性。

针对疫情期间在线学习课程不平衡的问题,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要强化学科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预习,在家庭成员陪伴下开展亲子阅读、绘制思维导图、创意创作、游戏锻炼等,综合学科(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建议开展有趣味、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要重视音、体、美、劳等科目的教学,关注学生由于疫情防控、延迟开学而产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居家在线学习的特点,可以采用“线上学习+欣赏,线下实践+创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生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劳动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 《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

您认为应该如何改善教师的在线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

  • 付卫东:

在线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教师如何教以及如何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效果,二是学生如何学以及如何提升学生在线学习效果。

为了改善教师在线教学效果和学生在线学习效果,主要有以下建议:

一是教师角色的重塑和再造。对教师进行在线教学培训,不断优化教师自身内在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在线教学专业技能。

要实施新一轮的教师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计划,将教师网上指导、师生互动、作业批阅、学情分析、答疑辅导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培训重点,让教师熟练使用教育资源智能检索工具、跨越时空教学的可视化展示工具和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评价工具。

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培养教师利用新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提升应用数据开展教学和评价的能力,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在线学习的能力。

建立在线教学教师共同体,让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共同体分享在线教学经验、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技术专家寻求帮助等。

二是重视学生的前期诊断,调动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在线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因此,在线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在线教学前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已具备了相应知识和能力,而需要诊断学生的学习背景、能力结构和心理特征等。

三是创设积极的在线学习氛围。在线教学中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师生间和同伴间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注重在线教学中信息、人际、情感和意识等各种心理因素的交流,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创设良好的在线教学气氛不仅是在线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师生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是探索教师在线教学的机理和补偿机制。鉴于在线教学中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制定相关的机理和补偿机制,给予在线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补偿,从而提高教师在线教学的积极性。

五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自我效能感等,促进信息化时代学生全面发展。

屏幕快照 2020-08-14 下午12.18.23.png

付卫东资料图(来源:长江教育研究院官网)

03、信息时代对教育治理提出的5点新要求

  • 《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

请您结合自身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经验,谈一谈信息时代对教育治理提出了哪些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我们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改革?

  • 付卫东:

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进。当今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社会,对社会各领域、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时代对教育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体现在:

一是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当今追求“共享、开放、透明”的“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不固步自封,而是以更加勇敢和开放的心态和热情拥抱新事物,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理念和新方法推进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二是从政府包干走向市场机制。“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治理将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和个性化服务,开启“私人订制”时代。

三是从局部变革走向生态重构。“互联网+”时代带来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混合式学习成为新常态,智慧、泛在的学习环境将促进课堂翻转;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变化,将不再是知识的高地,而是学生情感的陪伴者、成长的导航者、交流活动的参与者。

四是从单向管理走向协同治理。“互联网+”时代将促进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广泛互动和综合治理。

五是从结果绩效考核走向过程精细调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的涌现,让大量挖掘和分析教育数据成为了可能,对师生的评价将从结果的考核转向过程的精细调控。

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要形成政府、学校与社会的新型合作关系,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借助大数据支持、智能管理,搭建开放、免费、共享的网络环境。

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向社会购买优质的服务,政府进行监管与评估,有效利用社会力量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运用市场的杠杆作用促进教育公平。

三是对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重新审视,进行颠覆性变革,重构“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生态。

四是改变过去政府在教育管理上的大包大揽,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热情,共同承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责任。

五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形成一种动态的、综合的、绿色的考核评价新机制。

屏幕快照 2020-08-14 下午12.20.47.png

04、新冠疫情背景下,教育智库该怎么办?

  • 《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国内很多教育智库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加强决策咨询、科学引导、政策研究等工作。请您谈一谈,教育智库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 付卫东:

教育智库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停课不停学”提供决策参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要求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并倡导利用在线教育,达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的。

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均不知道如何进行“停课不停学”,作为咨政献言的教育智库,需要充分发挥智库专家学者的智慧,就如何进行“停课不停学”以及如何保证疫情期间学生全面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顺利进行“停课不停学”。

二是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疫情期间,绝大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了在线教学,但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教师不适应在线教学等;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尽如意的地方,如学生在线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师生之间交互不够、在线学习评价难等;家长在配合孩子在线学习过程中,出现过度焦虑、家校沟通不畅等问题。

教育智库需要通过大规模在线教育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针对疫情期间教师、学生和家长在线教学和在线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矛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疫情期间顺利开展在线教学提供对策建议。

三是为疫后教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疫情给我国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例如,“新冠”重大疫情危机是对当前我国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次严苛“体检”,既展现了我国教育系统强大的政策执行力、推进力以及坚强的韧性,但也暴露出我国教育在全面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短板和不足,这些短板和不足如果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并且,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教育脱贫攻坚带来严峻的挑战,如期实现教育脱贫攻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建立解决教育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此,作为咨政献言的教育智库,需要未雨绸缪,对疫后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脱贫攻坚和在线教育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 《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

近年来,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目前这种教育治理的视域是传统的、常态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引发的非传统的、非常态的教育治理的关注或讨论,则明显薄弱甚或欠缺。而教育智库的建设是推进现代教育治理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我国教育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在疫情过后,您认为教育智库应该如何加强对非常态教育治理的关注,进一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付卫东:

一是加强教育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

认真把握新时期教育危机事件的特点和工作机制,加强应急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研究,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非常规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和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升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提供参考。

二是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

建立数据库,为教育非常规治理及时提供教育咨询、教育诊断、服务效果跟踪等服务。

建立第三方教育评价的发布机制,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出版座谈会、组织论坛、开办讲座,在新闻媒体及网站上刊登消息、接受媒体收集的形式,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第三方评价的研究成果。

对如何或者多大程度上向社会披露关键信息、信息对外发布后的社会反应如何等应进行系统考虑。

三是探索“互联网+”教育监测新体制。

将大数据的理念、方法与监测有机融合,跨界汇聚其他行业的第三方数据,提升教育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以云技术、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逐步形成能够有效聚合教育治理数据、深度挖掘教育治理大数据、以精准分析支持教育治理中各种决策问题,以灵活职能的可视化呈现方式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整合服务平台,全面支撑教育评估和教育决策。

屏幕快照 2020-08-14 下午12.22.45.png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读EDU”,作者付卫东、汤纺杰。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一读EDU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一读EDU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独家专访:改善师生在线教育效果的5点建议分享二维码